本來喜不喜歡、覺不覺得一部電影好,就是非常主觀的事;我曾經覺得應該可以盡量做到客觀,後來發現這樣想有點天真。但我總希望在批評一部電影前,要先了解這部電影想做的事,以及是否做到。簡單來說,就是要先「看懂」這部電影,再來評論它。《蝙蝠俠對超人》在美國影評普遍覺得差,身邊朋友要不是看了覺得普通或無聊,就是根本不想去看。
我自己看了三遍,喜歡並且覺得好。我在看第一遍的時候覺得普通,這也很正常,因為第一次看主要是在接受劇情線,沒辦法看得太細。第二遍的時候覺得自己搞懂大部分導演的企圖,並且認為有效。第三遍的時候,覺得可稱得上是缺點的部分極少,幾乎只有覺得露薏絲親吻超人太多次,或在奇怪的時刻露出笑容(至於她把某樣東西丟到水裡又花很多力氣跑回去撿這點我還在想)。
然後我覺得,不應該對改編的作品先有成見,覺得原作就是最好或就是應該忠於原作。電影絕對有能力拍得比原作好(但我沒說這部比漫畫好),比如《時時刻刻(The Hours)》。在創英所讀《時時刻刻》小說的時候,連老師都覺得膩;但電影很驚人。當它換了一種媒材,就變成一個新的東西,所有的詮釋都會不同。再來就是,不要一直拿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當成標準來批評,因為他們要做的事情完全不一樣,設定也完全不一樣。想要複製諾蘭的蝙蝠俠絕對會失敗,應該沒有人會笨到做這種事。
看過電影覺得不好的人,無論覺得哪裡不好,有興趣的話,可以把「開眼」關於這部片的八篇延伸閱讀都看過,看看導演他們要做的事是什麼,看看他們有沒有做到。